兔豆狀囊尾蚴的防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,今天兔籠價格廠家談兔豆狀囊尾蚴的防控
(1)病因
小型養兔場、養兔戶多半都養有狗,狗體內有時寄生一種緣蟲。這種絳蟲體長30~200厘米,寬4~7毫米,體節約400個,節片后端比前端寬。肉眼觀察成蟲蟲體節片側緣呈鋸齒狀。蟲卵為褐色,球形或橢圓形。
該蟲為自體受精,受精卵為圓形,經分裂發育成六鉤勃。門鉤蚴被中間宿主(人、牛、羊、豬、兔、鼠類等)吞食后立即鉆入組織內,發育成囊狀幼蟲,稱豆狀囊尾蚴。
有些養兔場場地小,飼養區、生活區、飼料加工區沒有嚴格劃分,拴狗的地方常常有人走,又沒有嚴格的消毒制度,往往把拴狗場所殘留的絳蟲受精卵帶到飼料加工的場所,混入飼料中或飼草上,兔吃了這種飼料后感染絳蟲受精卵,在兔體內發育成幼蟲。
癥狀輕度感染時肉兔癥狀不明顯。感染嚴重時患兔食欲不振,消瘦,進而有輕度腹瀉癥狀出現,一般懷疑是球蟲病,用治療球蟲病的方法治療無效。死亡后解剖發現肝臟腫大,表面布滿一些病灶,切開囊狀病灶有少量液體流出,并有像豌豆粒大的半透明顆粒,剖開半透明顆粒里面有1條長約0.5厘米的囊狀幼蟲。其他實質性臟器內有時也有。
防治措施1)預防措施對狗和兔群每季度驅蟲1次;養狗的小區要嚴加封閉,狗排出的糞便要堆積發酵以生物熱殺死蟲卵,防止擴散;保持兔場的清潔衛生,消滅老鼠。
治療措施兔群可用丙硫苯咪唑,按每千克體重10毫克的量拌入飼料喂服,隔天1次,連用3次,以后每季度滅蟲1次;狗可以注射伊力佳,5毫升/只,隔10天可以再注1次,也可以按兔群驅蟲的方喂服。
另外,還可以用以下藥物驅蟲:硫雙二氯酚, 100毫克/(千克體重·次),拌入飼料喂服,連用2~3次,對各種緣蟲都有效,但有的個體對些種藥有反應,服藥后可見嘔吐、腹痛等,最好在空腹時服藥;氯硝柳胺100~150毫克/千克體重,空腹、口服;二氯酚,200毫克/千克體重,空腹、口服;鹽酸丁萘脒 25~50毫克/千克體重,口服。
發表評論